牛轧糖是一种极具个性的糖果,小小的身板里融合了牛奶的醇厚,坚果的香脆和麦芽糖的甜蜜。入口先硬后软,细细咀嚼,各种香浓滋味尽情碰撞,在舌尖上满满延展。但牛轧糖品类繁多,我们又如何去选择呢?
关于牛轧糖的来历有好几个版本,有一个说法是法国十字军东征从东方带回的战利品,到了17世纪西班牙人统治台湾时期,又被带到宝岛,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,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糖果,被众多国人爱不释口。
现如今,中国各种甜品店、零食店、超市里,牛轧糖的身影随处可见,除了最传统的花生牛轧糖,还有杏仁、巴旦木、玫瑰、蓝莓、巧克力等等多种口味,让人眼花缭乱。
牛轧糖虽然小小的一颗,但做工和选材都有讲究,不然口感就会大打折扣。市场上很多牛轧糖,要么太甜,要么奶味不正,要么太硬,要么没嚼劲,吃起来就像棉花糖。
要挑到一颗奶香纯正、甜度适中、软硬适中的牛轧糖,并非易事,不掌握一些技巧是不行的。下面,就让小编带着你一起来看看,如何挑选到一颗适口的牛轧糖吧。
闻奶香
吃牛轧糖的时候,总能体会到浓浓的奶香,因为制作牛轧糖都少不了奶粉、奶油。纯正的奶粉、奶油会让一颗牛轧糖具有一股天生无可替代的浓郁奶味,舌头就像泡着牛奶浴,让味蕾沉浸在丝滑甜绵之中。
那么,是不是奶味越重就越好?答案是不一定哦,奶味越重,并不代表奶粉的含量就越高。
很多普通的牛轧糖,会添加奶精、香精调料,来弥补奶粉含量低、或者奶粉质量差而造成的奶味不足的问题。
添加了奶精、香精的牛轧糖吃起太香太粘腻,因为奶香气过于浓郁,直冲鼻腔,让人都不能细细体会其他的滋味。
买牛轧糖的时候,小伙伴们要注意看配料表,如果原料用的是天然奶粉、奶油,那就放心购买;如果添加了奶精、香精(比如香兰素),这种牛轧糖不建议购买。
品甜度
大家吃糖果,甜度各有所好,但是市面上有些牛轧糖甜到齁,甜味喧宾夺主,掩盖了其他丰富的滋味,吃几颗就腻了,而且含糖过高对健康有害无益。
所以,牛轧糖还是选择轻甜口感更好,甜而不腻、奶香浓郁。为了降低牛轧糖的甜度,商家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:
1、提高麦芽糖含量
牛轧糖甜度的高低,取决于白糖和麦芽糖的比例。麦芽糖甜度低,所以麦芽糖比例越高,甜度越低。口感比较轻甜的牛轧糖所含麦芽糖浓度一般在 75%左右,因此在配料表里,麦芽糖往往排名第一。
配料表中,如果白糖排名越靠前,甜度则越高,如果白糖排在第一位,甚至排在麦芽糖之前,这种牛轧糖除了甜味什么都没了,赶紧绕行。
2、添加海藻糖
海藻糖可以从自然界众多动植物中提取,它的甜度低,相当于蔗糖的45%,是一种甜味柔和的优质糖质,而且甜味比白糖更为持久,能够改善甜腻感,可谓是一种高端的甜味剂,优质的牛轧糖常会用到海藻糖。
判断一款牛轧糖的甜度,可以先看配料表,麦芽糖是不是排名靠前,白糖是不是排名靠后;如果还添加了海藻糖,则说明这款牛轧糖制作很用心。
3、碳水化合物含量
如果包装上能标明含糖量,我们判断甜度会更加直观,但是,一般商家都不愿意写清含糖量,这个时候,我们可以通过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来确定。
有一个换算公式:10%碳水化合物=6-7%糖。以一袋200g的牛轧糖为例,如果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0%,就等于摄入大约6g糖。为了基本健康,要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少的牛轧糖,尽量保证在20%以下。
捏软硬度
首先,我们不能选择糖体过于坚硬的牛轧糖。
一颗零添加的牛轧糖,糖体绝对不会太硬,硬度过高的牛轧糖,是商家为了长时间保持造型风格,加入了明胶、果胶、淀粉、魔芋粉等硬化剂。那种硬到一掰就断的牛轧糖,购买要谨慎。
另外,白糖含量也会决定牛轧糖的硬度。白糖含量越高,牛轧糖的硬度也越高。所以,糖体偏硬的牛轧糖,还存在含糖量高可能引发肥胖、糖尿病的健康风险。
其次,我们不能选择糖体软硬度不随温度变化的牛轧糖。
零添加的牛轧糖,糖体的软硬度会随着温度变化,温度低变硬,温度高变软,这些都是正常的物理现象,不要因此以为这种牛轧糖不好。而那些不论温度高低,糖体“岿然不动”的牛轧糖,很大可能是添加了硬化剂,不建议购买。
另外,优质的牛轧糖中如果奶粉占比大,糖体对于环境的温度变化更敏感,遇热软,遇冷硬。而普通牛轧糖的奶粉占比小,外界温度变化对糖体基本没有影响。
概括来说:
选牛轧糖的时候,要选择软硬适中,往下按糖体微微有回缩、有弹性的牛轧糖,而且软硬度会随着温度高低,变软或变硬的;不要选择硬如磐石、对温度变化没有任何反应的牛轧糖。